在可预见的未来,保理业务在中国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有望实现新的飞跃。
一方面,在国际上保理尤其是反向保理已经成为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重要手段。
例如墨西哥国家金融开发银行 (Nafin) 通过在线方式为小微供应商提供保理服务,是供应链反向保理融资的成功范例。该保理项目被称为“生产力链条”计划。
从2001年9月计划开始到2004年年中,Nafin已经和190家大型买家(大约45%是私人企业) 和超过7000家小微企业建立了生产力链条,有20家国内银行和独立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从开始到2004年,该计划共开展了1 100 万笔保理,每天约4000笔业务,其中98%是与小微企业的交易通过这个计划,Nafin 在市场上的保理份额从2001年的2%,上升到2004年的60%。
另一方面,国内保理市场日渐成熟。由于现阶段国内贸易市场已形成了明显的买方市场,结算手段与国际结算比较相对贫乏,卖方要控制收款风险,主观上不愿意赊账销售,但这又不符合买方的意愿,为了满足客户的迫切需要,许多银行借鉴国际保理的基本操作方式,先后开办了国内保理业务。相较传统的国际保理业务而言,新生的国内保理业务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国际国内贸易的发展,保理业务在我国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自2008年起,我国的出口双保理业务量连续4年位居全球首位。2011年,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和国内保理业务量折合人民币2.24万亿元,约合35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我国保理业务量大幅增长,保理服务产品逐渐丰富,目标客户日趋广泛,由银行保理商提供的保理服务占据中国保理市场的重要份额,同时越来越多的商业保理公司正在快速进入保理业务市场。截至2011年底,全国银行保理商约30家,注册的商业保理机构 25 家,均在各自专长的领域占领市场。保理业务在国内外贸易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小微企业融资起到了较大地助推作用。
反向保理作为供应链金融项下最流行、应用最广泛的产品,随着互联网开始渗透金融和产业领域,反向保理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发“区块链”技术,业务处理从线下转到线上。通过供应链生态圈观念的树立,核心企业意识到一般放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资金断链问题,视线转移至反向保理上,开始构建创新型的反向保理模式。
同时,为促进商业保理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政府还应该健全与供应链融资,特别是应收账款融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没有相关制度和信用体系的支持,银行很难独立地完成供应链所有企业相关数据的调查和分析,也很难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开展反向保理业务。因此,相应制度的完善对改变整体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能使得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